昨天沒有去上班,把自己關在暗無天日的房間裡面,裹在潮褥的棉被和某些腐爛的氣味,讓自己和外頭所有的空間隔絕。
下午躺在床上看“附魔者“,那些狂亂的內心寫照糾葛非自願而近乎把人類愛恨情慾拔尖扭曲。我看得時候一度有點生氣,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東西?這些病態發狂的關係一點都不美呀,而我們看到的只是那些髒亂不堪嘔吐的負面情緒(請接受我扭曲而醜陋的愛情呵....)所以那些糾葛的線,亂輪以及傷害的成長歷程,完全合理化了他們長大後去傷害別人的理由。這是一部一直傷害不停傷害的小說。
這一定不會列在好孩子青少年讀本裡面。
但我其都知道,那些東西都是真的,真實會發生的事情。
只是劇情略有不同,角色從爸爸換到了叔叔,會把妳踢到吐血的人不是爸爸而是哥哥...
(我之前聽到一個朋友跟我幽幽提起,她以前暫住親戚家的時候,曾在上廁所時候被偷窺,那長輩最後跟她苦苦哀求,幾乎淚流滿面地說自己多麼孤單...和老婆根本是形同陌路....活到這把年紀也沒有任何朋友...幾乎都要發狂底孤單而死)
我那天聽到了其實相當相當的難過,一方面為我朋友難過,一方面會那位長輩。感到於自己的自身為力,因為這種事情好像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他,我甚至不知道那是不是可憐,還是另外一種東西。我們社會真實的東西就是這樣的唷,你認識的人也都不是你想像中的樣子唷,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(你們自己心知肚明)
到頭來,我們芸芸眾生只能給出短暫的小愛,但小愛也伴隨著佔有,伴隨著嫉妒,伴隨著所有包裝在愛情糖衣下的執念。但當我們發動著愛情時,那些佔有等糾葛負面情緒也一併發動了,那並不是在日後分手時才被撒旦下的詛咒,愛與恨,就像生與死,一開始麻表就開始計算了。
但是,我上一任試著跟我說,沒有,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,你就要完全愛他的全部。如果他喜歡了另外一個人,你也要為他祝福,因為他找到了更好的人,然後你就要放他走,沒有佔有,沒有依戀,這才叫真正的愛情
(然後說完沒多久就把我甩了)
(多年後我還是微微底為這句話所黯淡底困惑著)
他提出了很美滿的解答。
佛家說不要有慾望,所以就不會有慾望而帶來的醜陋。
他說,可以有慾望,可以有情愛,但是後段的欲戀而帶來的醜陋不可以有,隨時都可以放手。
(所以我今天愛你,但是我明天不愛你了你不可以怪我,因為這樣代表你不夠愛我)
其實聽起來很方便不是嗎?
我當時無法反駁這件事情,
我了解他所說的是佛家所謂的“大愛“,大愛必須將自己的私心屏除在外,對每個人都一樣。
但小愛對我而言,是更需要勇氣的。
因為當我開始愛上一個人之後,我也隨之必須接受七情六慾,然後說不定,我也會看到醜陋的自己。
大愛不用處理自己,但小愛要面對真正的自己的感情,認真思考,做決定,承認自己不完美,承認自己會冒出自己都嚇一跳的邪惡想法。
但那些眾生相對我而言,才是最真實的東西,甚至我會覺得那是美的,雖然他並不善良,但是那確實是我一個存在的愛過的痕跡,努力活著過的證明。
菩薩可以普渡眾生,但是無法去愛一個人。